
SERVICE PHONE
363050.com发布时间:2025-09-11 20:47:32 点击量:
8月27日,湖北省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恩施州深化碳交易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以全国和湖北省碳市场为依托,以森林碳票交易为突破,进一步深化碳交易制度改革,力争到2025年底全面融入国家和省级碳交易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具有恩施特色的森林碳票交易体系,为加快建设“两山”实践创
湖北省发改委、经信厅、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全面启动零碳园区建设并组织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通知要求园区加快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动绿电直连、氢能利用等低碳供能模式,鼓励参与绿证交易。同时要求园区建立能碳管理制度,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建设零碳工厂,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湖北碳市场创新推出全国首单碳保险产品,覆盖碳配额价格波动风险,首期承保金额达5000万元。该保险由金融机构与控排企业共同投保,当碳价跌幅超过约定阈值时启动赔付,有效帮助企业规避市场波动风险。湖北试点市场结合CCER、碳回购等工具,形成涵盖融资、交易、风险对冲的完整碳金融服务链。数
据比亚迪储能消息,7月25日,比亚迪储能与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在深圳坪山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电池动力船舶安全研究联合实验室,围绕新型动力电池专项研究与安全测试认证、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创新、电池动力船舶岸基充电智能监控系统开发及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合作。
7月21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常态化开展“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交易工作的通知。 文件提到,有“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绿电交易需求的用户,在参加常规绿电交易后,确定“电-碳-金融”部分电量规模(不得超过常规绿电交易规模,常规绿电交易规模由电力交易中心确认),协同银行、碳交易中心签
我国碳金融工具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湖北试点碳市场完成全国首单CCER,金额达2000万元。该模式允许企业以核证减排量为质押物获取融资,有效盘活碳资产流动性。同时,上海宝碳联合信托机构推出权益型碳信托产品,首期规模3000万元,重点支持煤矿瓦斯再利用等CCER项目开发。中航信托设立的全国首
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湖北纳入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要求,湖北新增47家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根据名录,湖北将有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等7家钢铁企业,
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朝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武昌区国家试点区域,确立 “碳共识、碳述职、碳创新、碳招商” 工作方针,吸引并培育碳排放监测评估、咨询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步孵化关联企业与投资机构。比如,搭建 “武碳通” 金融服务平台
湖北碳金融市场实现重大突破,成功落地全国首单CCER项目,金额达2000万元。该创新产品允许企业以核证自愿减排量为质押物获取融资,有效盘活碳资产流动性。同步成立的湖北碳金融研究院聚焦碳金融衍生品研发,已推出碳价指数保险产品,覆盖控排企业配额波动风险。数据显示,湖北试点市场二级市场
湖北碳市场创新实践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CCER累计发放规模突破20亿元,覆盖电力、钢铁等六大行业。作为全国唯一允许CCER抵消比例达10%的试点(超出全国标准5%),湖北通过CCER质押+碳保险组合工具降低融资风险,单笔最高贷款额度提升至8000万元。某风电企业通过质押5万吨CCER获得4000万
4月10日,湖北省14家省属国有企业及金融企业在武汉联合启动零碳国企行动,倡议以零碳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湖北省政府国资委提出,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战略,打造低碳应用场景,推行数字化碳管理,目标实现国资国企碳中和。宏泰集团率先实现总部大楼碳中和,联投、交投等企业分享
近日,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主办的“能源产业绿色金融服务推介会”在中碳登大厦举行。会上完成了全国单笔规模最大的碳普惠开发项目的签约,同时成立了湖北首个绿色能源金融实验室。 湖北中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电碳金融服务中心与武汉瑞博宏新能源有限公司就分布式光伏碳普惠减排量聚合开发项目
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发改高技〔2023〕287号】关于做好2023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发布第十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的公告(全文)
【工信厅信发函〔2023〕21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年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名单的通知
央行等7部门: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为非法荐股荐基、虚拟货币交易等提供网络营销服务
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张首晟:区块链最核心的理念,必然是「 In Math We Trust 」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