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RVICE PHONE
363050.com发布时间:2025-03-30 15:34:51 点击量:
去年8月,中国首款3A角色扮演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小时就登顶著名游戏发行平台Steam榜首,此后持续爆火,成为一款“让外国人学中文”的现象级作品。
春节期间,以传统《封神演义》为基础改编而来的电影巨作《哪吒2》同样火遍全世界,累计票房已超154亿,冲击全球票房Top4,深受各国影迷的喜爱。
当数字科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激发出来的文化创新成果,具有极强的“破圈”属性,对于传播中华文化、提振文化自信,促进科技创新和刺激消费,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这样的空间布局,对这些企业合力协作“死磕”动画效果,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非常重要。
作为已有67载历史积淀的岭南文化大报,羊城晚报多年来深耕“媒体+”,接下来更将致力于成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试验田,围绕媒体、文化、产业、数据四个战略板块推进,赋能“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这对于每一家入驻园区的企业来说,都是极高价值的“文化底蕴加持”。
其意义,不可低估。事实上,在很多人还没有注意的时候,“AI+文化”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
而岭南文化大模型,则代表了广东在实践“AI+文化”上的前沿成果,被称为“最懂岭南文化”的多模态推理型大模型。
举个例子,如果你向岭南文化大模型提问什么是“趟栊”,它不仅能理解,还能给出准确的文化解释;如果你把一桌岭南家宴图片上传,询问“哪些食物是咸的?”岭南文化大模型不仅能识别图片中的食物,还可以思考食物的具体做法。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粤剧、古琴、剪纸、皮影、茶艺5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项目,醒狮、广绣等16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省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2.5万余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居全国前列……
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岭南人民的共同记忆,未来还将成为数字创新产业的“公共基础设施”。
放眼南粤,华为的AI渲染技术,将影视制作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2周;腾讯开发的《数字藏经洞》实现文物数字化永生;在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等载体中,区块链确权系统让醒狮扎作技艺转化为3000个可编程NFT组件,0.1毫米级3D建模技术复刻陈家祠砖雕,这种技术转化能力使传统文化资源成为可编辑、可交易的数字资产。
如果说孕育了《黑神线》的是传统文化创意园区,那么坐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羊城创意产业园,就更像是它们的“升级版”。